保险产品

保险从业人员的跳槽

2012-05-1812次浏览
小新客服
随着保险行业的迅速繁殖,保险公司对保险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加大,保险从业人员的跳槽现象也越累越严重。保险公司该如何留住这些老员工呢?对于保险从业人员,他们该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呢?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新一轮保险主体扩张的出现,保险从业人员由此及彼的“跳槽”现象显得愈发突出,对此还出现了诸多议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笔者看后也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其一,倘若对上述现象进行客观分析,不难发现,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时算起,人保独家经营的状况一直持续了15年,之后陆续有其他保险公司进入市场,但总体格局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对保险员工队伍没有造成太大冲击。由于近年来保险市场实行改革开放,引入了竞争机制,保险主体迅速增多,目前国内各类保险公司已接近百家。从一支独秀到群雄逐鹿,同业之间的角逐近乎白热化,竞争焦点之一就是人才之争。不妨想想看,外部环境已从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公司内部的经营机制肯定会发生质的变化,用人机制的改革则首当其冲。尤其是对以经营各类风险为己任的保险业来说,其明显有别于其他行业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业务程序和服务手段,必须要有具备专业资质与经验的人员来领衔担纲,特殊氛围和业务需求导致了业内人员的快速流动,这似乎是市场经济机制运作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二,尽管上述情况是不争的事实,可就一个单位而言,面临着接踵而至的同业公司的招兵买马和鼓动宣传,出现一些欲改换门庭谋求发展的员工同样不足为奇,因为一些人员外流在给公司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公司经营注入了活力,促使公司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调整思路,重视人才,出台举措,理顺人心,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忠诚度,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增加后劲。当然,凡事须有度,如果在不长的时间内,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纷纷“跳槽”,不光给公司的正常业务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在员工的心理上留下阴影,甚至波及到客户群体,使公司的公信力和信任度大打折扣。因而,对这种情况绝不能掉以轻心,正确的抉择是,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的放矢,妥善处置,以人为本,和谐为基,避免导致“多米诺骨牌”的负面效应。

其三,不容回避的是,作为一名保险从业人员究竟该如何看待“跳槽”呢?首先,应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尤其对入行不久的青年员工来说,只有把人生理想和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才能像螺丝钉一样紧紧钉在公司这架大机器上,发出炫目的光和炙手的热。其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挑战,准确定位。一方面要破除过去那种“从一而终”的传统思想桎梏,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判断得失,权衡利弊,当真正的机遇来临时,摒弃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敢于迈出关键一步,不能斤斤计较,犹豫徘徊,丢掉契机;另一方面则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头脑要清醒,心态须平和,分析理性,绝不能人云亦云,跟风追浪,“扔进篮中全是菜”,防止陷入人才流动的误区。

其四,特别值得警醒的是,部分保险从业人员把“跳槽”看得过于轻松草率,将关乎到自身前途的大事当作儿戏一般,有的人在五年之中竟然跳了四次槽,平均一年跳一次,先后换了数家保险公司,以致于进了新公司不足一年后又想跳。如此频繁的更迭易帜,使心态变得喧嚣浮躁,工作稍有不如意就想离开,仿佛是职场上的匆匆过客,如蜻蜓点水,一事无成。有位“跳槽闪客”私下里对朋友讲:跳槽如同患上了职业病,一天从早到晚静不下心来,不能认真做事,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立马想再跳。这样下去怎能创出业绩呢,肯定不利于长远发展。

改革开放为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难得契机,同时也给保险员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与矛盾同在的局面,一定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现价值,真正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