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

社保基数有几档?什么是社保基数?

2022-03-111605次浏览
小新客服
很多人会好奇我们每个月交的社保费用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字是根据什么规则计算的,其实这里就要涉及到社保基数这个概念了。那么今天的文章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什么是社保基数?以及社保基数有几档?

一、什么是社保基数?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本年度月缴费基数,其中新进本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参保单位以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缴费基数。

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个日历年度内所取得的全部货币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社保基数有几档?

 

社保的缴费基数一般会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到300%之间。各地区的社保缴费档次有所不同,有些地区是6档,有些地区是3档,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和三档100%这四个档次。

 

选择的档次越高,需要缴的费用就越高,当然以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越多。比如说,某地社平工资是3000,因为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20%来缴纳养老保险的,而职工个人是按照8%来缴纳养老保险的。所以选择二档的话,那灵活就业人员每月就需要缴纳:3000×80%×20%=480元;而职工个人每月需要缴纳的则是:3000×80%×8%=192元。

 

还需要注意,如果职工的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那该名职工就是以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来进行缴费的如果职工的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的,那该名职工则是以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来进行缴费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小编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文章中主要向大家介绍了社保基数是什么意思,以及社保基数有几档的问题,希望对大家了解社保政策有一定的帮助!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担